[阳泉三模]山西省2024年阳泉市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测试答案(历史)
[阳泉三模]山西省2024年阳泉市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测试答案(历史)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大联考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2024年阳泉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监测试题文综
2、阳泉市2024年高三三模
3、2024阳泉市高三二模文综
4、山西省阳泉市三模考试答案2024
5、阳泉市2024年中考考前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历史
6、山西省阳泉市2024高三上学期期末
7、阳泉高三期末2024
8、2023-2024阳泉市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9、2024山西省阳泉市高三三模
10、2024年阳泉市高三第三次
1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十月革命的背景。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与敌人战斗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诉求,反映其坚持参加一战,与政府战斗是苏维埃政权的诉求,反映其反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双方各自演奏,导致俄国不知所措,反映了二月革命后的俄国政局,故选C;民主政治是俄国革命的目标之一,符合俄国国情,排除A;漫画将两个政权并列,强调其争议的后果,没有认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是反动而苏维埃政权是正义,排除B;材料中“与敌人作战”是继续参加一战,这不符合布尔什维克的主张,排除D。16.【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多极化趋势的出现。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迅速发展,逐渐冲击了美国经济的优势地位,因此美国对日贸易的态度逐渐扭转,这反映了资本主义阵营的结构性调整,故选A;70年代,美苏冷战局势依然十分紧张,排除B;日本在80年代提出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排除C;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标志着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排除D。17.【答案示例】争议:明清时期黄河夺准入海,因此康熙年间的治理黄河的争议主要在于应当利用黄河故道还是利用黄河的现有河道,并因此引发了清廷的党争。(2分)于成龙主张开黄河的海口故道,保护下河地区的土地;(1分)靳辅主张利用现有河道筑堤束水,实现冲沙入海和涸出土地并屯田;(1分)康熙分化治理黄河的权力,任命靳辅督理黄河堤岸,又支持于成龙疏浚海口。(2分)背景:明清时期,黄河下河地区的积水严重破坏社会经济;清代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康熙时期加强君主集权,清廷党争日益严重。(每点2分,共6分)评价:两种治理黄河的主张都有一定的合理性。清廷在两种主张中,没有明确立场,且逐渐演化为清廷的党争,这最终使得黄河水患在清代并未得到有效治理,还带来了清廷政治上的混乱。(2分)两种主张争议的实质,其实是在公共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如何兼顾整体与局部利益的纠纷。这启示我们,公共工程的实施,需要兼顾多方的利益,衡与协调各方利益。(2分,言之有理即可)【解析】本题考查清代的政治与经济。评析争论题,需要先指明争论的内容,再分析争论产生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据材料可知,参与争论的主要是以于成龙为代表的主张利用黄河故道和以靳辅为首的主张利用现有河道治理黄河下河水患,而康熙皇帝面对朝堂的争议选择了政治化手段处理,让两派分别处理黄河的不同地区。清代初年,黄河水患日益严重,因而清代亟需实行治理黄河的措施;两派的主张对下河地区的农田有很大的影响,这源自于清代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治河问题逐渐演变为政治问题,这反映了清代党争的严重性;最后从长远来看,两派的主张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清廷的处理使得水患难以根治并由此引发了政治上的混乱。清廷的处理失误,对于今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18.【答案】(1)变化趋势:月份牌广告的商业色彩越来越浓厚;月份牌广告中的女性形象越来越【历史冲刺压轴卷(三)参考答案第4页(共6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