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高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金太阳(24-578B)历史试题
承德市高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金太阳(24-578B)历史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大联考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答案】(1)特点:起源早,历史悠久;设置专门人员、机构;服务于国家现实需要;由官方主导。(每点2分,共8分)(2)新变化:由官方政府主导变为官方与民间共同参与;由政务文书为主变为西方科技著作为主。(每点2分,共4分)原因: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统治危机加深,对科学技术有所需求;17世纪西方科技取得明显进步;有识之士认识到西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宗教改革以来西方传教士以科技为手段在华传教。(每点3分,共12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亚洲是人类最早的定居地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从公元前数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一恒河、黄河一长江等流域的人们,开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一代又一代亚洲先民历经岁月洗礼,把生产生活实践镌刻成悠久历史、积淀成深厚文明。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中东、印度、中国和欧洲这四块地区的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原,孕育了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这些文明使欧亚大陆成为起重大作用的世界历史中心地区。”亚洲不仅是人类古代文明的摇篮,也是近代以前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在早期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着引领作用。亚洲是一个多元文明复合体,亚洲文明多样性的特点十分突出,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制度模式多元共存,各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宗教俗不胜枚举。当代亚洲发展必须汲取历史的经验与智慧,努力维护文明多样性,积极开展文明对话与合作。—摘编自王学典《共同书写文明交流互鉴新篇章》根据材料,围绕“古代亚洲文明的交流”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点明确,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完整)(20分)【答案】示例(20分)论题:区域文明交流促进亚洲地区的社会进步。阐释:亚洲国家间的区域文明交流很早就开始了。古巴比伦王国就曾经大量吸收周边部族的文化,创立了包括楔形文字、众多关于洪水与方舟传说、《吉尔伽美什》等多样化的文学作品;7世纪中期崛起的阿拉伯帝国的商人和旅行家广泛吸收被征服地区的文化,翻译古代波斯、印度等国文献,在促进伊斯兰文化传播的同时,也促进帝国内部不同地区间的文化融合;日本多次派遣使节到唐朝,然后仿照唐制推行大化改新、创立日本文字。总之,古代亚洲众多国家注重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与交往,积极进行文明的交流,通过吸收与借鉴外来文明推动社会的进步。周周测·历史十九第6页(共6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