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网]2025届新高三学情摸底考考后强化卷(8月)历史(新课标卷)试题

[学科网]2025届新高三学情摸底考考后强化卷(8月)历史(新课标卷)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大联考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论题:中世纪的黑暗中孕育着进步的力量。(2分)阐述:基督教的宗教伦理和教化作用强化了教会对人们的控制,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日常行为;基督教信仰成为西欧地区普遍的文化符号。骑士文学歌颂爱情反对禁欲,市民文学抨击贵族和教士,追求等和自由,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开近代资产阶级文学先河。城市中的手工业者和商人以谈判、金钱赎买或武装暴动的方式,从封建主手中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城市政权主要由行会或商会上层把持,行使城市治理的职责。城市大学取得办学自主权,大学教育的发展对欧洲科学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8分)总之,中世纪的欧洲虽笼罩在神学面纱之下,但随着生产力进步和商业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要摆脱宗教束缚,寻求世俗生活的快乐。(2分)(“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的唯一标准)20.(1)史料价值:材料是杜环的亲历亲闻,是研究阿拉伯帝国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俗方面的第一手资料;文中关于在阿拉伯的唐朝工匠的记录,是研究中国与阿拉伯文化交流的见证;作为随军书记官,作者的记录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可靠性。(3分)概述:实行政教合一的中央集权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包括奴隶贸易在内的商贸发达;善于吸收其他地区的文化,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经过大规模扩张已建立起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伊斯兰教伴随着帝国扩张广泛传播;阿拉伯商人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主要文明区,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3分,任答三点)(2)评析:唐朝的文化和包括造纸术在内的手工艺技术通过多种渠道传入阿拉伯,并由阿拉伯商人传播到更广大的区域,扩大了中华文明的影响;当时唐朝与阿拉伯都是强盛大国,两国的交往不仅促进了各自的进步繁盛,也共同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大量阿拉伯人定居中国,逐渐被吸收、融合形成我国回族的前身;唐朝政府对聚居的阿粒伯人因俗而治,富了唐朝的治理制度;由于唐朝强化对西域的管理,阿拉伯帝国不断扩张,导致双方发生战静,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当时的国际格局。(8分,任答四点)【2025高三单元卷·历史(八)参考答案第4页(共4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