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德英才]名校联考联合体2025届新高三第一次联考(暨入学检测)地理答案

[炎德英才]名校联考联合体2025届新高三第一次联考(暨入学检测)地理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大联考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炎德·英才·名校联考联合体202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暨入学检测)地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B D BDD ABABABA1.B【解析】农村劳动力流出最根本的原因是经济因素。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收入一般大于从事第一产业的收入,这种劳动收益差异促使河南省大部分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流向了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2.D【解析】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由“一二三”转变为“三二一”,基本与该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趋势协调一致;伴随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及义务教育的发展,就业人员素质也显著提高。3.B【解析】河南省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比下降且趋势逐渐变缓,可能会增加土地撂荒,加大粮食安全风险,不利于稳定我国粮食产量和乡村振兴。德文化4.D【解析】白中堡地处河流交汇处的山脊缓坡,既可以避洪,又便于取水。5.D【解析】南场堡北面为沙河支流,地势南高北低,村堡呈坐南朝北布局。6.A【解析】连环堡的建筑格局主要用于防御,一堡有事,四方接应。7.B【解析】“东京都市圈通勤”计划的实施是为了缓解东京都市圈内大量聚集的人口和产业给城市交通带来的通勤压力和货运压力,疏解部分城市功能,而非促进产业转型升级,B正确,D错误;“东京都市圈通勤”计划的实施推动了东京都市圈的经济协调发展,扩大都市辐射范围,但并非直接目的而是间接目的,A错误;“东京都市圈通勤”计划的实施可以提升其经济和文化中心地位,其政治地位的变化与交通运输网的建设无关,C错误。故选B。8.A【解析】环状交通线加强了各个交通节点的联系,提高了通行效率,A正确;环状交通线是在东京都市圈范围内,所以没有降低外运能力,也没有扩大运输范围,C、D错误;开通环状交通线可以满足通勤的需求,而不是减少通勤需求,通勤需求主要受人口规模、城市空间布局(职住分离)等因素的影响,B错误。故选A。9.B【解析】结合材料可知,第四纪石海地区地表温度在0℃上下波动,说明沟谷底部的砾石长期处于冰缘环境下。10.C【解析】据图可知,冬季,富含水的砂砾石层因冻结体积膨胀,促使砾石向上抬升;春季,活动层融化时,砂石中的固态水较砾石下的固态水先融化,砾石下面的固态水融化后,泥沙物质填满下部空间,导致砾石无法回到结冰前的位置;多次反复冻融,最终经冻融分选作用使巨大的砾石不断向上抬升,直至出露地表,形成如今壮观的“石海”景观。11.C【解析】据图可知,天山冰湖数量与面积均随海拔升高先增加后减少,面积与数量呈正相关关系。12.B【解析】据图可知,增长速度最快的冰湖集中在海拔2100~2400m。3.B【解析】冰湖扩张可以为下游提供潜在的水源,但同时也会增加冰湖坝体的水压,进一步导致冰湖溃决诱发洪水灾害,因此,相关部门应建立冰湖溃决洪水监测预警机制,以确保该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14.A【解析】受日本暖流的影响,东海等温线向北凸出。15.B【解析】据图可知,图示“派比安”移动过程中,气压降低,风速增强,风圈范围增大,风浪波高增大。16.A【解析】日本暖流向北延伸的暖舌对“派比安”起到明显的增温增湿作用,为热带气旋的进一步发育提供较多的能量。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1)共同点:从上到下存在“冷一暖一冷”的三层垂直结构;地面温度均小于0℃;均存在逆温层和次冻结层。(每点2分,共6分)不同点:“冰相机制”存在暖层,“过冷暖雨机制”无暖层。(2分)(2)由于云顶温度低于一10℃,水成物初始相态为雪花或冰晶;逆温层为暖层,当雪花或冰晶下落到逆温层时会完全融化形成雨滴;当雨滴降落到次冻结层时,因温度低于0℃,形成冻雨。(每点2分,共6分)(3)需要有冷暖气团交汇形成的逆温层;逆温层下部需要有温度小于0℃的次冻结层。(每点2分,共4分)18.(1)地处亚热带山区,林、竹资源丰富,造纸原料充足;地处河谷,水源丰富;生产历史悠久,传统技艺与经验丰富。(每点2分,共6分)(2)小作坊占地少,布局灵活;对资金、劳动力需求少,投入门槛低;可根据市场变化及时组织生产,灵活性强。(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3)手工造纸劳动强度大,年轻人外出务工,缺少技艺传承人;小作坊产量低,伴随劳动力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降;现代机器造纸业冲击大。(每点2分,共6分)(4)增加乡村就业机会,带动乡村振兴;带动旅游休闲和文化产业发展;手工造纸绿色环保,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绿色发展。(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19.(1)城区人口和工业集中,基础设施完善,输电成本和建设成本低;城区地价较高、用地紧张,且河网纵横,缺乏大片未利用地可供集中布局风电站。(每点2分,共4分)(2)海岸线附近等深线密集,远离此处可降低风电站安装难度;海岸线附近有港口和航线,远离此处可减少风电站运行对航运的干扰。(每点2分,共4分)(3)拓展风电布局空间,提高电能供应量,缓解能源紧张状况;降低和稳定能源价格;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每点2分,共6分)地理参考答案一1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