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卓越联盟·山西省2024-2025学年度高二10月联考(25-L-170B)历史答案

三晋卓越联盟·山西省2024-2025学年度高二10月联考(25-L-170B)历史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大联考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山西高三三晋联盟
    2、2023-2024三晋联盟名校联考
    3、2023-2024三晋联盟学校有哪些
    4、2023-2024三晋名校联盟
态度,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生活需要对数学发展的影响,没有涉及交通发展对数学的影响,排除D项。13.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中国)。材料所示魏晋时期,“胡族与胡族之间的融合,将上位于胡汉之间的融合”“以地域区分民族,将让位于以文化区分民族”,这都表明这一时期的民族交融更多体现出中原文化对游牧民族的影响,D项正确;“区域经济发展促进民族交融”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没有提到区域经济的发展,排除A项;B项中“各民族间的差异性逐渐消失”说法有误,排除B项:C项说法不符合材料史实,魏晋时期,北方战乱动荡,排除C项。14.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王球以“士庶区别”为由拒绝与徐爱交往说明当时社会对于士族和庶族的界限有着严格的区分,且这种区分被社会广泛接受和遵循,这反映了当时门第等级界限的分明,B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提及相权与君权的关系,也没有信息显示君权受到相权的威胁,排除A项;材料讨论的是士庶之间的区别,并未涉及宗族与政治的关系,也未表明宗族成为政治附庸,排除C项:虽然材料提到了士庶之间的区别,但这并不直接等同于阶层流动的限制。阶层流动的限制通常涉及更广泛的社会现象,如教育、职业选择、婚姻等,而这些在材料中并未提及,排除D项。15.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千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发现了北魏皇帝祭祖时镌刻的祝文,文字内容与《魏书》的相关记载相同”可知,北魏皇帝祭祖时镌刻的祝文是实物史料,与文献史料《魏书》相互印证,证明北魏的历史,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哪种史料更可靠,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史料之间的印证,非北魏重视祭祀祖先,排除B项;材料只是出土了镌刻的祝文,无法体现文字水的高低,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共23分)(1)核心:为政以德。(1分)内容:信字为先: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以勤为政;唯才是举。(3分,任写出3点即可)(2)认识:法治优于人治;法制是国家稳定和富强的重要手段:治理国家应顺应人的自私自利性,赏罚分明。(4分,任写出2点即可)背景:生产力的发展,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列国兼并战争,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百家争鸣,文化氛围宽松。(6分)(3)内容及影响:“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为封建经济发展铺了道路: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确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奖励军功,使秦国军事力量日益强大,使诸侯由卑秦变为畏秦。(9分)【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核心:根据材料“孔子认为君主的为政之要首先在于自身具有较高的德性修养,也就是为君要有君道,为父要有父道”可知为政以德。具体内容:根据材料“敬事”“信”“节用”“爱人”“使民以时”“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可知信字为先;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以勤为政;唯才是举。(2)本题是认识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第一小问认识,根据“只是靠君主和臣下的能干来治国,国家的稳定和富强只是暂时的…只有定下高一历史参考答案H108第3页共5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