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练习九年级语文答案
吉林省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练习九年级语文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大联考答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吉林省2024年九年级第二次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答案
2、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
3、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检测(一)
4、吉林省2024年语文答案
5、2023-2024年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单元测试卷(二)
6、2023-2024吉林省版九年级第一次考试a卷语文
7、吉林省202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二
8、2024年至2024年九年级语文
9、2024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
10、吉林市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模拟信息卷语文木结构建筑的巨大规模,并不仅靠单体建筑的体量来解决,而是以组合体一组群出现,由各个单体建筑组成“院落”;而在组合中主次分明,既减少了由于建筑庞大的单体建筑而带来的技术上的复杂性,又解决了大规模建筑包含的多种功能需求。可以说,建筑组群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显著特点和卓越的创造。中国古代建筑在形态上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大屋顶。中国建筑采用的是木结构体系,房屋的面积越大,屋顶也就越高大。这种屋顶不但体型硕大,而且还是曲面形的,如紫禁城宫殿的屋顶就是典型的大屋顶。当然,欧洲一些国家的乡村也有许多木结构的农舍,它们的屋顶也很大,但屋顶面和屋檐都是笔直的,它们就不是我们所说的大屋顶。古代文人将大屋顶形容为“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如晕鸟展翅高飞,笨重的屋顶变得轻巧,这是古代匠人的一种创造。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劳动人民和杰出的科学家们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建造了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文物。(摘编自贾西沙《谈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为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的三种重要结构方式,抬梁、穿斗、井干曾被广泛应用于各地的古建筑之中。B.斗拱在唐宋前用料大,主要起承托和支撑作用;明清后斗拱用途发生改变,成为建筑物上的装饰物件,用料变小。C.中国古代建筑主要以木结构为主体,这一特点在客观上有利于促进与古代建筑相关的装修、装饰的发展。D.与其他建筑相比,木结构房屋占地面积更大,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大屋顶,“如鸟斯革,如翚斯飞”描绘了大屋顶的特点。【答案】d【解析】A项,从材料一第三段“穿斗式木构架的用料小,…,多用在四川、湖南等南方地区。井干式木构架…,集中在云南和东北少数森林地区”可知,选项中“被广泛应用于各地的古建筑之中”错误。B项,“明清后斗拱用途发生改变,成为建筑物上的装饰物件”表述不准确,材料一第四段说的是“斗拱的装饰作用变强”“几乎丧失掉原来承托屋檐的结构作用”。D项,“与其他建筑相比,木结构房屋占地面积更大,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大屋顶”曲解文意,材料二第四段说“房屋的面积越大,屋顶也就越高大”,只是就木结构建筑物之间比较而言的,并没有拿木结构房屋与其他建筑相比。2.下列有关两则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两则材料论述的对象相同,即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但二者行文结构不同,材料一是“总一分”式,材料二则是“总一分一总”结构。B.两则材料都写到组群布局,材料一解释了组群布局概念并介绍了两种组群布局的形式,材料二从总体上概括了组群布局的优点。C.两则材料在开头部分都论述了木材作为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材料的原因,材料一只谈优点,材料二还涉及木材的缺点。D.两则材料为了更清楚地表明我国古代建筑的特征,都使用了对比手法,比如在行文中拿中国建筑和西方建筑进行对比。【答案】D【解析】“拿中国建筑和西方建筑进行对比”错误,材料一中没有中西建筑对比的内容。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出材料一第七段所述观点的一项是(3分)A.江南园林中的木质窗棂,图案繁复,透光通风兼具美感。B.古代园林中的假山流水,注重自然与人工的和谐统一。C.苏州园林的亭台楼阁,以木结构为主,装饰细腻雅致。D.丽江古城的木质门楼,雕刻繁复,色彩鲜明,充满民族风情。【答案】B【解析】材料一第七段主要围绕“中国古代建筑的装修装饰”展开,强调了装修装饰在采光、通风、保温等方面的功能作用,以及装饰作为传统美学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术价值,特别是色彩在建筑装饰中的突出表现。A项,体现了木结构建筑在装饰上的艺术性与功能性,与材料内容一致。B项,描述的是园林设计理念和自然景观的营造,不能体现材料中的观点。C项,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在装修装饰方面的典型特征,与材料内容一致。D项,体现了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在装修装饰上的精致与多彩,与材料内容相符。语文五第2页(共8页)
本文标签: